淺談甲狀腺癌

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,2020年香港十大常見癌症,甲狀腺癌整體排名第十位(包括男性和女性)。甲狀腺癌繼續為香港女性常見癌症的第5位。甲狀腺癌發病年齡常見為50多歲,男性多見於60至70歲,女性發病年齡則較多在40歲至50歲之間,20至30歲的女性亦時有確診病例。

甲狀腺癌病症一般為可看見或可摸到的頸部惡性腫塊。但九成患者確診時通常沒有特別病徵,可能是在進行其他檢驗,如超聲波、電腦素描時,才發現甲狀腺有腫瘤,皆為第一期。而較大的腫瘤會壓住氣管引致氣喘,會侵蝕喉部神經線引致聲沙, 惡性腫瘤有機會擴散至頸部淋巴形成頸部腫塊

甲狀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目前是手術切除。如腫瘤大於1cm或有擴散,全甲狀腺切除後,可以接受放射性碘治療(放射性治療俗稱電療),電療的目標是清除殘留的或可能已擴散其它器官的甲狀腺腫瘤細胞。但如癌細胞擴散急速經評估不宜施行手術,標靶藥治療亦是可考慮的方案。

研究指出,有超過9成甲狀腺癌患者經治療後都能成功痊癒,但由於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,用以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,患者切除甲狀腺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藥物,以維持體內甲狀腺素水平正常。手術後建議定期檢查殘留身體癌細胞,即便有復發,若及早得到適當的治療,治癒的機會是相當高的。